2024年9月9日,第40个教师节前夕,全国教育大会隆重召开。改革开放至今,一共召开了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今年是第六次,会议规格极高。最近的一次还是在2018年,当时出席会议的一共是6名常委,再上一次召开是在2010年。
每次如此高规格会议的前后,都会颁布一个纲领性文献,每一次大会都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期待这次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历次全国教育大会都讲了什么?
1985年5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点是“教育体制改革”。据《人民日报》透露,那次会议邓小平出席了会议闭幕式,在短短的13分钟里,他作了题为《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把中央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落到实处。会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在30多年前的《决定》中就讲到了,这真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决定》。”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曾如此感叹。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召开前一年,1993年,另一份重要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颁布。但这次会议的重点,是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义务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此次会议上,还决定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重点是“全民推进素质教育”。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使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还正式宣布高校扩招。会议期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就达到153万人,较1998年招生增幅达到42%。
2010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推动贯彻实施会前印发的新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18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之前是叫“会议”,这次的会议则是“大会”,叫“大会”的可不多。随后,公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份文件还叫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但随着党的十九大将我国原本设想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早到2035年,并对本世纪中叶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目标,相应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也需作出战略性调整。